Yaro Starak說:「我每個月都從我的部落格事業獲得約 $10,000 到 $30,000 美元,而我要做的就只是每兩三天花1~2 小時寫一篇文章 ─ 有的時候甚至是一週一篇。 而收入其中,最大的部份在於銷售我自己的數位產品與服務。」
現在有理解到為什麼要有自己的產品了嗎?
當你有了前端與後端的產品概念後,你就能輕鬆建立出你自己的價值階梯。這時候,你就能明白為什麼有些人感覺賠本的生意他也要做!就是因為價值階梯。
用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來說明:如果你的前端產品利潤是$5,但是一旦潛在客戶購買前端產品後,在一個月內,他購買後端產品所帶來的平均利潤是$300。這時候你願意花多少錢來爭取1名客戶?原則上只要低於$300以下,你都是賺錢的。所以,你會發現為什麼有些人買廣告賣利潤只有微薄的$5的產品,但即使廣告成本來到幾十美元一個客戶,他們還是願意繼續花錢做廣告。因為他們的利潤來自於後端產品。
我以前在大陸時,當一群人在聊某個領域做的最好的領頭羊是誰時,我聽到的答案一般都是指一個特定群體而非一個特定的個人,例如湖南人、四川人、上海人…等等。原因很簡單,想要做大做強,就不能單打獨鬥,而必須要靠團隊,或者說靠一個圈子。
所以當我在打造我的新產品和提案時,我就在想,有沒有可能把我的客戶和他的客戶還有我,總共三方,結合起來。透過一個合作的模式,讓三方都能獲利,讓大家成為一個圈子,一起在一個領域做出傲人的成績。這個三贏的想法一直在我心裡。
在我的想法和規劃裡,最主要的獲益對象是我的客戶,因為只有他有收益,他才會和我長久合作。第二個獲益對象是他(指我的客戶)的客戶,因為只要他的客戶有利可圖,那麼他在推廣的過程中,才能將阻力降到最低。最後獲益的當然也要包括我,如果我沒有任何收益,那麼這個合作模式也不能長久。
我真心想透過幫客戶來達到幫自己的目的。從一開始的出發點就已經不一樣。所以結果也會完全不一樣!既然我是想打造一個圈子,那麼我提供給圈子內的人,就不能僅僅只是錢,而必須是能「長久」產生收益的「資產」。也就是說,這份資產就像是雞生蛋,蛋生雞一樣,可以不斷地持續創造收益。更重要的是,打造這份資產所需要用到的工具、策略、執行步驟以及變現管道,我已經全部幫你準備好了!那麼,這份收益有多少呢?小可以小到幫你每月付房租,還學貸,大可以大到幫你還房貸、車貸,甚至支付渡蜜月的所有開支、出國留學的學費(不要訝異,這是我精算過,並確定可達到的數字)。就看各人的付出與努力。
面對一個正常小孩都不會拒絕的機會時,你會因為須要付出成本而有所遲疑時,你需要注意了。
花多少錢不是重點,而是那個決定的背後所呈現出來的事實才是你最該注意的!當面對一個可以讓你的網路事業升級到另外一個層次的機會時,你拒絕的原因是什麼?害怕、恐懼自己做不到?還是對成功並沒有太大的渴望?還是對機會抱持的態度是可有可無的無所謂?不管是哪一點,這樣的心態才是致命的!
非常非常重要,再次提醒:名額有限,額滿即止,請把握機會!